恶意索赔的行为通常不被视为敲诈勒索。
敲诈勒索罪的成立,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备非法占有的目的。当行为人对实施对象没有合法的权利要求时,其索要钱财的行为缺乏权利依据,此时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然而,如果行为人对实施对象有正当的权利要求,即索要钱财是基于某种合法权利,那么即使索要的金额过高,一般也不会被认定为具有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而可能被视为维权过度。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要件:该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可能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
2、客观要件:在客观行为上,表现为行为人通过威胁、要挟、恐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但只有当敲诈勒索的行为达到一定的数额时,才构成犯罪。
3、主体要件:此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有可能成为此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在主观心态上,该罪表现为直接故意,行为人必须具备非法强迫他人交出财物的目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费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