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哪些区别?

烟雨任平生法律百科 2024-12-27 17:21:10 379阅读 举报

近日,来自河南邓某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从2014年至2020年间,邓某以开办健康讲座等方式笼络老人,再以投资生态园、养驴场,通过承诺借款高额利息等方式骗取多名老人资金1600余万元。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哪些区别?

  根据刑法及最高法院的解释,集资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行为,达到骗取集资款的目的。其“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的手段。

  集资诈骗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

  (1)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犯罪对象是他人用于集资获利所交付的集资款;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单一的,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

  (2)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包括用欺骗方法吸收公众存款,还包括利用强迫、利诱等其他方法;后者只表现为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集资是什么?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回报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版权声明:
作者:烟雨任平生
链接:https://www.law00.com/p/7578.html
来源:法律百科
本文由本站用户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考试集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点击 “举报”


登录 后发表评论
1条评论
少年时光祭
1楼 · 2024-12-27 18:17:10

什么条件下可以获得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