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的申请通常由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或专门的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
哪个部门负责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的鉴定工作由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如果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申请再次鉴定。此外,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事故报告或者发现医疗事故争议时,也会按照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相关法条】
主要依据的法规为2002年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其中,第四条规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第十四条则规定了再次鉴定的申请程序。
医疗纠纷起诉期限是多久?
医疗纠纷的起诉期限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根据这两部法律,医疗纠纷的起诉期限通常为三年。这个期限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权利人在三年内无法发现或者主张自己的权利,法律还规定了最长保护期限,即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二十年内,权利人仍可提起诉讼。如果涉及医疗事故鉴定的,起诉期限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患者或其家属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内,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但这个期限并不影响患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患者及其近亲属对是否属于医疗事故有争议的,可以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请注意,具体的起诉期限可能因案情复杂性、证据情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咨询专业律师。
专家鉴定意见书的出具有何法定程序?
专家鉴定意见书的出具涉及的主要是司法鉴定程序。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由专门的鉴定机构或人员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技术或者其他专业性分析、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专家鉴定意见书是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业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对于案件的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鉴定的启动需要有合法的请求,通常是由法院、侦查机关、当事人或其他有权机关提出。然后,需要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或鉴定人,这通常基于鉴定事项的专业性质和鉴定人的专业资质。
其次,鉴定过程中,鉴定人需要对相关证据材料进行审查,进行现场调查或实验,根据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判断。在整个鉴定过程中,应保证公正、公平,遵守科学方法和职业道德。
最后,鉴定完成后,鉴定人需要出具书面的鉴定意见书,详细说明鉴定的过程、依据和结论。这份鉴定意见书需要签名并盖章,以证明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该法第146条规定了司法鉴定的启动程序,第147条至第150条则规定了鉴定人、鉴定机构的选择,以及鉴定意见的使用等。
2.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部令第132号):该通则详细规定了司法鉴定的申请、受理、实施、报告等全过程的程序和要求。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该法第76条至第81条也涉及到了司法鉴定的相关内容,规定了在民事诉讼中鉴定的程序。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也有关于司法鉴定的规定,对实践操作提供了更具体的指导。
以上所述,专家鉴定意见书的出具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以确保其公正性和法律效力。
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应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或地方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并遵循法定程序进行。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法律指导。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别担心!律零网为您提供专业律师咨询服务,快速解决您的困扰。
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学校、精神病院受到损害,由谁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