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者是会受到法律责任的。不仅受贿者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行贿者也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贿者是否也会受到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的规定,行贿行为被视为犯罪行为。行贿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给予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财物,构成了行贿罪。行贿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腐蚀了公职人员的廉洁性,法律对此类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制。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2. 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何判断行为属于受贿还是贪污?
受贿和贪污都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职务犯罪,但两者的犯罪主体、犯罪行为和犯罪对象有所不同。
1. 受贿罪主要针对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其行为主要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这里的“他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受贿罪的核心在于“权钱交易”,即权力的行使与财物的获取之间存在直接的关联。
2. 贪污罪则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贪污罪的行为方式更为广泛,不仅包括收受,还包括侵吞、窃取、骗取等。其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即国家、集体所有的财产。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2. 同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在实际案件中,判断行为属于受贿还是贪污,需要根据具体事实和证据,结合上述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如果行为人同时涉及这两种犯罪,可能会被并罚。
个体户能涉及受贿罪吗?
受贿罪主要针对的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这里的“国家工作人员”通常包括公务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民团体工作人员等。
个体户,即个体工商户,通常不被视为国家工作人员。他们从事的是私人经济活动,而非公共事务管理个体户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涉及受贿罪如果个体户在从事某些特定活动时,如接受政府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或接受了国有财产的管理,那么他们在行使这些职能时可能被视为“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受贿行为,就可能构成受贿罪。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个体户是否能涉及受贿罪,需要看其是否在行使公务或者管理国有财产的过程中存在受贿行为。
行贿者是会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的。不论行贿的动机或结果如何,只要实施了行贿行为,都将面临法律责任。这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于打击腐败、维护公正公平的决心。
【温馨提示】律零网,您的法律智慧库。我们拥有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法律疑难,并精准匹配最适合您的律师。无论您选择哪种咨询方式,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成为您身边最可靠的法律助手。
继承权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儿别忘了父母遗产有您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