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信息泄露后,要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收集证据线索、向相关部门报案、委托律师维权等,以保护个人权益和安全。以下是关于“个人信息被泄露了应该怎么处理?”的相关情况,接下来就让律零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个人信息被泄露了应该怎么处理?
个人信息泄露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收集证据线索。在信息泄露之后,要留心收集那些向自己发起联系的邮件和电话等,记下对方的联系方式,这些信息有利于进行维权。
2、向相关部门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可以向公安部门、消费者协会、管理互联网的部门等报案,提交自己的举报信息。报案的目的一方面是保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也是让相关部门备案。
3、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用这些信息盗用账号,甚至还可能骗身边的亲朋好友,因此要及时提醒身边人。
4、委托律师维权。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泄露他人隐私属于什么罪?
泄露别人隐私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侵犯他人隐私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是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以上是关于“个人信息被泄露了应该怎么处理?”的内容,律零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律零网的在线律师。
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学校、精神病院受到损害,由谁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