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共同拥有的财产,包括夫妻双方或一方的收入、财产增值、共同投资等。在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夫妻双方的利益和法律责任。法临说法将就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如何分割进行详细解析。
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如何分
一、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双方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
2.夫妻双方名下的存款、现金、有价证券等;
3.夫妻双方拥有的房地产、车辆、船舶、航空器等不动产和动产;
4.夫妻双方共同享有的知识产权的收益;
5.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投资、理财产品等资产性收益;
6.夫妻双方共同继承或受赠的财产;
7.其他应当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
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
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均等分配原则:除非双方另有约定或依法另有规定,夫妻双方的财产应当均等分配。
2.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原则: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优先考虑子女的抚养费用和女方的生活保障,同时对无过错方应当给予适当的照顾。
3.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夫妻双方可以在离婚协议中约定财产的分割方式,包括放弃部分财产权益以换取其他方面的利益。
4.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原则: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依法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对夫妻共同债务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清偿。
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方式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协议分割: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财产分割协议,协议应当明确财产的归属和分配方式。如果协议合法有效,可以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
2.判决分割:如果夫妻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判决分割。法院在判决时应当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作出公平合理的判决。
3.调解分割:在诉讼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财产分割问题。调解可以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也可以在律师或其他中介机构的调解下进行。调解达成的协议可以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
4.评估分割:对于一些难以确定价值的财产,如房地产、股票等,需要进行评估。评估可以采用市场法、收益法或成本法等不同的评估方法,以确定财产的实际价值。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
四、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注意事项
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债务清偿: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先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夫妻共同债务,避免对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2.税收筹划: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合理规划税收,避免因税收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避免转移、隐匿财产: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避免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以免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4.尊重法律法规: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尊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学校、精神病院受到损害,由谁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