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后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主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定。逃逸方通常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可以减轻逃逸方的责任。接下来就让律零网的法务带您多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肇事逃逸怎么如何定责?
出现交通事故逃逸现象的时候,如果有另外的证据可以证明其他人同样也有责任的,那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减轻责任,但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人员不仅逃逸,还有破坏现场,毁灭证据等行为,那么即便有其他的责任人,也是无法获得减轻的。具体情况有:
1.全责与无责。
若仅由当事人中的单方面违规引发事故,则责任应归咎于该违规者,与事故并无直接因果关联的另一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2.主责与次责。
首先由于一方的违规行为,而另一方或第三方亦存在违规行为所导致的事故,主要违规者需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或第三方则需承担次要责任;
3.同等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各当事人皆有违规行为,且情节相当,因此各方需共同承担同等责任。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逃逸后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赔偿?
当出现逃逸的交通事故的时候,正常都会先由交强险或商业险的保险公司垫付当前所需要的费用,如果是没有购买保险的,会由社会救助基金先垫付,之后可以向责任人进行追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
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以上就是律零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如果你情况比较复杂,律零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如果未满18岁得孩子也不归宿,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